张珮想事情想得入神,根本没听清楚映说了什么,敷衍着应两声,笑道:“绿筠园三间正房是打通的,东边联诗作对,西边准备些笔墨颜料,林家二娘子擅长作画,肯定要画幅芍药图……再把琴和笛子、洞箫拿出来,会音律的可以在临波小筑弹奏,乐声沾染水汽格外温润。至于

    那些什么都不会的,让杨家姑娘陪她们在浮翠阁吃点心。”

    楚映爱作诗,就带一帮人在绿筠园作诗好了,她是一定要吹长笛的,而且要在临波小筑旁边的平台吹。

    楚昕已经打发人整理船只,十有<八>九要划船到湖心的望荷亭。

    届时,她们的乐声隔着水面传过去,几多清雅!

    秦老夫人歇完晌觉,把杨妧唤来写帖子。

    杨妧扫一眼,名册上的人,她泰半认识,其中并没有忠勤伯府和荣郡王府。

    看来楚家跟顾家当真只是点头之交而已。

    十几张请帖,小半个时辰便写完了。

    等着墨干的时候,张夫人笑盈盈地进来,“适才阿映说她早先应了孙家六娘子作诗,我想加张帖子送到忠勇伯府上?”

    请了孙六娘子,没有不请孙夫人的道理,还有家中的孙五和孙七姑娘。

    秦老夫人眸光暗了暗,杨妧却是心头猛跳。

    忠勇伯府的女眷很少出门走动。

    因为家里有个孙大爷。

    孙夫人接连生下三个女儿之后,好容易才得来个男丁。

    孙家上下宠得不行,谁知孙大爷五岁那年发高热烧坏了脑子,从此行事便不太正常,十五六岁的人了,动辄像四五岁小儿般哭闹。

    孙夫人将儿子看成心肝肉,走到哪里都要带着,可又怕他惊扰女眷,故而能不外出便不外出。

    但总会有避不开的人情往来。

    孙家四娘子嫁给了东川侯府里的二爷,跟陆知萍是妯娌。

    孙夫人往东川侯府去过几次。

    陆知萍回娘家时,就当着陆夫人和杨妧面前,极其轻蔑地说:“二弟妹心气高着呢,可惜弟弟不成器,满院子追着小丫头跑,孙夫人脸都青了。”

    杨妧见过孙大爷。

    隔得远远的瞧见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