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们就没有一个人打算跟她说清楚?”

    他蹙眉,“不,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说。”

    “好,那我来跟她说。”

    向远在叶骞泽眼里看到了熟悉的迟疑,她想,他或许就是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,每一个出发点都是善意的,但却无法控制结果。

    “还是那句话,不想伤害任何人是吗?不管对叶灵怎么样,她爱,这点是毫无疑问的,从决定要结婚开始,就应该知道她注定要失望。她迟早会知道的,同一个屋檐下,能瞒多久?哪里有要的事事圆满?”

    叶骞泽说:“不知道为什么,我看着叶灵那双眼睛,就没有办法把话说出口。其实,我有什么好?”

    “不是好,是她没有办法。”向远说。

    然而何止是叶灵,无所不能的向远不也一样没有办法?

    叶秉林病后,向远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踏足叶家。深秋,屋子外面攀着的爬山虎枯萎了大半,叶子掉得差不多了,只余褐色的藤蔓,远远看去,如无数纵横的裂隙。

    叶骞泽因为叶太太的一个紧急会诊而不得不留守在医院,电话是一早打回了家。自从知道向远和叶骞泽的婚事之后,老保姆杨阿姨对向远的态度客气了不少。原本在她看来,向远也许只是一个靠叶家吃饭的穷孩子,而现在,向远还没坐定,她已经端上了一杯热茶。

    向远无心久坐,寒暄了几句就问道:“叶灵这个时候在休息吗?”

    杨阿姨说:“她要是大白天也能休息就好了,向远……向小姐,要找她说什么?她现在糊涂着……”

    “情绪不稳定吗?”说这话的时候,向远已经向着楼梯的方向走去。

    杨阿姨跟上去几步,“那倒不会,她即使发病也很少吵嚷的,就像木头人一样,大半天可以连眼珠子都不动弹。”

    “她应该多出去走走,见见太阳,对身体和病情都有好处。”向远扶着楼梯扶手,拾阶而上。原本明净的大理石扶手,如今竟有了尘埃。她缓了缓脚步,低头看着自己染尘的手,背对着杨阿姨,已是微微皱起眉头。叶家人都极爱整洁,尤其是叶太太,她在家的时候,偌大一幢老房子,到处都不染纤尘。如今,这好好的一家子,病的病,走的走,竟似一派将散的衰败气象,也难怪还拿着工钱的保姆都懒散了。

    杨阿姨看不见向远的表情,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,附和道:“是啊,我也是这么想,可是叶先生有过交代,尽量让她在房里待着,出去要是发病了,让人看见多不好。”

    说话间,向远已经走到了叶灵的房前,轻轻推了推,门纹丝不动,竟是从外面锁住的。杨阿姨赶紧掏出钥匙,看见向远微露诧异,忙说:“我也是照叶先生说的去做。况且,这门是开是关,里面的人都无所谓的。”

    向远知道她嘴里的叶先生指的是叶秉林。她知道叶叔叔对叶灵患病的事情一直讳莫如深,他是老派的思想,极爱面子,在他看来,宁可接受女儿的身体得了怪病,也不愿让别人知道叶家出了个精神病人,一个“疯子”。只是向远看到这把锁,无端地还是有些心惊。

    门开了之后,房间里并没有向远想象中的那么幽暗,一扇落地的窗大开着,叶灵的大半个身体都陷在面窗的一张大靠背椅里,从门的方向看去,只看到她的半边肩膀和垂过了腰的头发。门的响动和两个人的脚步声并没有让她有丝毫的动静,她背朝着她们,睡着了一般。

    向远一走进房间,就闻到了陈旧的饭菜味道。靠近门的一张矮几上,放着一碗一碟,极其简单的式样,好像动过一点,但明显冷去的时间不止一时半会。

    向远若有所思地回头看了杨阿姨一眼,什么都没说。她不信这也是叶秉林的吩咐,杨阿姨过去照顾叶灵是何等殷勤,现在竟这般怠慢。老保姆脸上闪过一丝愧意和慌张,向远却适时地转过头去,人都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何况现在一直照顾着病人的不过是个保姆,能指望她细致周到到什么程度呢?向远不过是感叹,昔日叶家表面上的小公主,在这种时候,谁还有心思顾及她?

    “都凉成这样,也吃不了了,就麻烦端下去吧。”向远支走杨阿姨,慢慢走向叶灵。她并不害怕,即使在发病最激烈的时候,叶灵也没有攻击性,她没有伤害过别人,除了自己。向远只是在她然的死寂中感到些许异样。

    叶灵并没有睡着,相反,她的眼睛睁得很大,好像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远方的某个焦点。向远循着她视线的方向望去,这个落地窗的位置在叶家院子里的一个角落,除了树上的叶子,什么都看不见。窗帘和窗虽开着,防盗的铁窗却严严实实地封着。